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貝萊德向Coinbase大額轉幣,去砸盤了?
作者:Azuma,Odaily 星球日報
市場低迷不振,投資者的神經也處於高度緊繃狀態。
過去一周內,圍繞着「貝萊德頻繁向 Coinbase 大額轉出 BTC、ETH」一事引起了許多投資者的關注,許多人在看到轉帳動態的時候會立即將其解讀爲砸盤信號,並嘗試基於該信號對短線行情進行解讀,但這一方法論真的站得住腳嗎?
Odaily 注:貝萊德昨晚再次向 Coinbase 轉入大量 BTC 和 ETH。
11 月 25 日凌晨,做市巨頭Wintermute 創始人 Evgeny Gaevoy 於 X 就此事發表評論表示:「這(貝萊德的大額轉帳)其實是一個滯後性很強的指標。拋售早已在 ETF 中發生。做市商的鏈上轉帳往往也是一樣的情況。」
Evgeny 的話該如何理解?如果轉帳存在滯後性,那麼真正的拋售到底發生在什麼時刻?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所謂的貝萊德大額轉帳,指的是貝萊德現貨比特幣 ETF(IBIT)以及現貨以太坊 ETF(ETHA)的儲備地址向 Coinbase Prime 托管地址進行加密貨幣轉帳。
根據 Evgeny 在後續回答網友提問時的補充介紹,這其實是 ETF 出現淨流出之時,大型做市商圍繞着 ETF 進行做市並對沖的一個環節。
具體而言,做市商會從 ETF 賣家手中買入份額,隨後向貝萊德提交贖回申請,將 ETF 份額兌換爲 BTC(通常會有 1 天延遲),之後的環節並不存在拋壓,因爲做市商在購入 ETF 時已同步完成對沖(賣出)操作。
換句話說,真正的拋壓並不會出現在散戶看到鏈上轉帳之時,而是會出現在做市商一邊承接 ETF 的賣單(對於做市商而言是買入),一邊在外部市場進行賣出對沖的時候。由於贖回流通通常有 1 天的延遲,實際的拋壓可能出現在 1 天之前。
補充一點,以上爲 ETF 出現淨流出時的做市環節,反過來當 ETF 出現淨流入時,做市商也會一邊向購買者出售 ETF,一邊買入加密貨幣(比如當前正在淨流入的 SOL)並發送給 ETF 發行方,由於這裏並不存在贖回時間限制,因此滯後時間會縮短,但依舊會存在一定滯後。
總而言之,所謂的「貝萊德大額轉帳」實際上只是 ETF 標準運作流程中的結算環節,其所代表的拋售壓力一般已出現在轉帳之前,而非之後。相關數據在每日的 ETF 流入、流出監測中也會有更清晰且全面的呈現,無需將其二次解讀爲額外的看空信號,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