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禁令之下,中國比特幣挖礦算力回升,重返全球第三大挖礦國?
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些篇章似乎早已注定,卻又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重新上演。2021年,中國政府以雷霆之勢,出於對金融穩定和能源安全的雙重考量,全面禁止了加密貨幣的挖礦活動。一紙禁令,讓曾經佔據全球比特幣算力半壁江山的中國礦業瞬間沉寂,數百萬臺礦機在一夜之間熄滅了指示燈,上演了一場史詩級的“算力大遷徙”。然而,四年後的今天,一個令人驚訝的現實正悄然浮現:中國的比特幣挖礦活動非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以一種隱祕而頑強的方式復蘇,其算力佔比已攀升至全球第三。
這不僅是對政策紅線的一次試探,更是一場由經濟誘因、地方默契與技術現實共同編織的復雜博弈。
算力版圖回歸
根據專業分析機構 Hashrate Index 截至2025年10月底的最新數據,中國的比特幣全網算力佔比已強力回升至約14%,對應算力高達145 EH/s。這一數字使其超越了哈薩克斯坦等曾經的算力遷徙熱門地,重返全球第三大挖礦國的寶座,僅次於以37.8%(約389 EH/s)份額遙遙領先的美國,以及位居第二的俄羅斯(15.5%)。
這並非空穴來風的猜測。來自產業鏈上遊的數據爲此提供了堅實的佐證。全球第二大礦機制造商嘉楠科技(Canaan)的財報顯示,其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佔比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從2022年禁令後的低谷(僅佔2.2%),飆升至2024年的30.3%,甚至在2025年第二季度一度超過50%。中國買家重新成爲礦機市場的主導力量,這一現象無可辯駁地印證了地下挖礦活動的蓬勃復蘇。
這場悄無聲息的回歸並非偶然,而是由三大核心因素共同驅動的結果,它們共同構成了一股難以抗拒的經濟引力。
一、 無法抗拒的廉價電力
比特幣挖礦的本質是一場能源消耗遊戲,電費成本是決定礦工生死的生命線。中國西部地區,特別是新疆、四川、內蒙古等地,擁有極其豐富且成本低廉的水電、風電和光伏資源。由於電網傳輸能力和本地消納能力的限制,大量電力在豐水期或風光大發時段被白白浪費,形成了所謂的“棄水”、“棄風”、“棄光”現象。
對於礦工而言,這些地區每度電低至0.2至0.35元人民幣的工業電價,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構成了無與倫比的成本優勢。一位四川的礦工曾形象地描述:“不挖白不挖,不然讓電都白白流走了。”這種“擱淺能源”的存在,爲地下挖礦提供了最肥沃的生存土壤。只要有利可圖,資本和算力就會像水一樣,滲透到每一個存在窪地的地方。
二、 AI數據中心的“意外助攻”
過去數年,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動下,中國各地掀起了一股建設AI與雲計算數據中心的熱潮。然而,這種超前投資導致了大量機房與電力配額的閒置。對於一些面臨財政壓力的地方政府而言,這些閒置的“新基建”成了一種負擔。
於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形成了。地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這些擁有合法電力批文和物理空間的設施,將業務轉向高耗能的比特幣挖礦。這不僅能有效消化過剩的電力資源,還能爲地方帶來稅收和就業,盤活閒置資產。從某種意義上說,AI熱潮無意中爲比特幣挖礦的回歸提供了完美的“僞裝”和現成的基礎設施。
三、 比特幣價格高漲的“黃金誘惑”
經濟激勵永遠是最原始的驅動力。2025年,比特幣價格一度衝上12.6萬美元的歷史新高。即便之後有所回落,維持在8萬至9萬美元區間,對於擁有高效礦機和低廉電力的礦工來說,利潤依舊極爲可觀。據測算,在當時的價格水平下,每 EH/s 的算力每日仍可賺取30至40美元的收益,遠高於電費成本。巨大的利潤空間,吸引了大量資本和經驗豐富的老礦工重返牌桌,甘願冒着政策風險進行這場“地下掘金”。
美國“能源特種兵”
當我們聚焦於中國本土的挖礦復蘇時,一個更具歷史諷刺意味的平行故事正在大洋彼岸上演。2021年被“清零”的,不僅僅是機器和算力,更是一批在全球範圍內對能源管理和大規模算力部署理解最深刻的“能源特種兵”。
這些被驅逐的中國礦企和工程師,帶着他們在四川大渡河畔與電網博弈練就的一身本領,湧入了美國,特別是擁有獨立電網和自由電力市場的德克薩斯州。他們將國內與電站站長“喝大酒”搞定低價電的人情世故,迅速升級爲適應德州實時電價波動的高頻交易算法。他們編寫的自動化程序,能在電價爲負時(德州風電過剩時的常態)瘋狂“吞噬”電力爲電網減負,在電價飆升時瞬間切斷負荷“賣電”回電網,其對能源的套利能力讓美國本土的電力交易員都嘆爲觀止。
更重要的是,他們將在中國練就的“模組化、貨櫃式、極簡散熱”的快速基建能力帶到了美國,將數據中心的建設週期從2-3年硬生生壓縮到3-6個月。
如今,當ChatGPT引爆的AI革命讓美國科技巨頭們面臨前所未有的電力缺口時,他們驚恐地發現,新建一個AI數據中心的通電等待時間長達數年。而那些手握大量並網許可、懂得如何快速部署高密度算力設施的“前比特幣礦企”,一夜之間成了救命稻草。美國AI巨頭們正通過與這些公司籤訂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租用他們的電力和設施來訓練AI模型。
歷史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中國爲了能源安全和金融主權,主動剝離了挖礦產業;而這部分被剝離出去的“過剩產能”和“落後技術”,卻意外地成爲其主要競爭對手AI戰略中最稀缺、最寶貴的“即時戰力”和電網“穩定基石”。
達摩克利斯之劍
盡管地下挖礦活動熱火朝天,但懸在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從未移開。中國的加密禁令並未廢除,這意味着所有挖礦活動仍處於灰色地帶。2021年四川“礦機一夜全關”的慘劇依然歷歷在目,突襲斷電、巨額罰款乃至刑事責任的風險隨時可能降臨。
此外,隨着中國2026年“雙碳”目標的期限逼近,中央若爲兌現環保承諾而重拳出擊,地方的“保護傘”可能瞬間失效。屆時,今日的繁榮或將再次化爲泡影。
分析人士普遍認爲,只要比特幣價格維持在高位,且地方的財政壓力與能源過剩問題持續存在,這場監管與市場的“貓鼠遊戲”就將繼續上演。中國比特幣挖礦的“鳳凰涅槃”,不僅深刻改變了全球算力版圖,更生動地詮釋了一個道理:當經濟的引力足夠強大時,即便是最堅固的政策紅線,也可能會被悄悄地挪動和模糊。未來走向何方,是再度嚴打還是逐步默許,仍是一個充滿變數的謎題。
#比特幣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