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牛市終結者?一旦融資飛輪斷裂,礦工或將引爆下一輪史詩級砸盤潮
原文編譯:Luke,火星財經
最近加密推特(Crypto Twitter, CT)上那些散布末日情緒的帖子是不是讓你感到厭倦了?更讓我感到沮喪的是,CT 上的人們對加密市場的未來充滿了矛盾。有些人正在爲我們經歷的偉大牛市寫訃告,而另一些人則堅持認爲這只是市場週期大戲中的又一個小插曲。這一套我都看膩了。一如既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論。
一些跡象表明,這次可能真的不同。ETF 自成立以來首次連續三天錄得 10 億美元的淨流出,BTC 的資金費率已經反轉,而“抄底”的情緒主要淪爲了 CT 上的梗圖。然而,過去也曾出現過 BTC 回調 25-30%,隨後在幾個月內創下歷史新高的情況。誰能確定這次上演的是哪一出劇本呢?
但在加密領域,有一個羣體不靠感覺、佔星術或其他盲目的理論行事。這是一個不會被誤解的參與者羣體。比特幣鏈上的第一批參與者:礦工。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宣布對包括中國(大部分礦機產地)在內的亞洲國家徵收首輪對等關稅後,他們經歷了自己的掙扎。然而,他們的經濟現實主要與簡單的數學有關,包括 15 年多前寫入比特幣白皮書的減半條件。
在本週的量化分析中,我將向您展示在 BTC 價格暴跌導致收入受擠壓後,礦工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
現在,進入正文。
BTC 礦工的財務狀況很直觀:他們依靠固定的協議收入生活,卻有着浮動的現實世界支出。當市場震蕩時,他們最先感受到資產負債表上的壓力。他們的收入來自出售挖出的 BTC,而運營成本主要由運行挖礦所需的高強度計算產生的電費構成。
我花了一周時間追蹤網路支付給他們的金額、賺取該收入的成本、扣除現金支出後還剩多少利潤,以及在會計師核算之後他們實際能拿回家多少。
太長不看版(TL;DR): 在目前 BTC 交易價格低於 90,000 美元的水平下,採礦業陷入困境,遠非繁榮。過去兩個月,礦工的 7 天平均收入從 6000 萬美元下降了 35% 至 4000 萬美元。
@Blockchain
讓我從收入端帶你梳理一遍。
比特幣的收入是機械化的,編碼在協議中。每個區塊 3.125 BTC 的挖礦獎勵,加上平均 10 分鍾的出塊時間,每天大約產生 144 個區塊。也就是每 24 小時挖出約 450 個 BTC。在 30 天內,全球 BTC 礦工挖出 13,500 個 BTC,按當前約 88,000 美元的 BTC 價格計算,總額約爲 12 億美元。一旦你將其除以創紀錄的 1,078 EH/s(Exahashes per second)的哈希率,那塊十億美元的蛋糕就會溶解爲每 Terahash 每天僅 3.6 美分的收入。這就是維持這個 1.7 萬億美元網路安全的全部經濟基礎。
在成本方面,電費是最顯著的變量,因爲它們隨地點和礦機硬件的效率而變化。
如果你使用的是現代機器,比如 S21 級礦機,能耗比爲 17 焦耳/太哈希,且電力便宜,你仍然可以獲得現金利潤。但如果你的機隊依賴舊礦機或者支付較高的電費,你計算的每一個哈希都在增加成本。在今天的哈希價格(受網路難度、比特幣價格、區塊補貼和交易費用影響)下,一臺運行在 0.06 美元電費下的 S19 幾乎只能勉強盈虧平衡。如果難度增加,價格略有下降,且熱浪導致電費飆升,經濟狀況將進一步惡化。
讓我用一些數字來幫你拆解。
2024 年 12 月,CoinShares 估計上市礦工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生產 1 個 BTC 的現金成本約爲 55,950 美元。如今,劍橋估計該成本約爲 58,500 美元。實際的挖礦成本因礦工而異。最大的上市比特幣礦商 Marathon Digital (MARA) 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每挖出一個 BTC 平均花費 39,235 美元的能源成本。第二大上市礦商 Riot Platforms (RIOT) 支付了 46,324 美元。盡管 BTC 交易價格比較高點低 30%,在 86,000 美元左右,這些礦工仍然過得不錯。但這並不是全貌。
礦工還必須考慮非現金項目,包括折舊、減值和基於股票的薪酬。這些項目共同使採礦成爲一項資本密集型業務。一旦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開採一個 BTC 的總成本很容易超過 100,000 美元。
MARA 同時使用內部和第三方托管的硬件挖掘 BTC。僅使用所有設備,它就必須支付電費、計提折舊並預留托管費用。粗略計算顯示,每 BTC 的總挖礦成本超過 110,000 美元。甚至 CoinShares 在 2024 年 12 月估計的總挖礦成本也約爲 106,000 美元。
表面上看,礦工的業務看起來很穩健,現金利潤率豐厚,有通往正向會計利潤的路徑,並且有足夠的運營規模隨意籌集資金。然而,當你拉遠視角,你開始理解爲什麼越來越多的礦工選擇持有他們挖出的 BTC,甚至從市場上購買更多 BTC 而不是出售它。
像 MARA 這樣實力較強的礦工可以覆蓋成本,因爲他們擁有輔助業務並能進入資本市場。然而,許多其他礦工距離陷入虧損僅差一次難度增加。
當你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時,你會發現在礦工的世界裏並存着兩種盈虧平衡情景。
第一種是工業礦工以高效的機隊、廉價的電力和輕資本的資產負債表運營。對他們來說,BTC 價格即使從 86,000 美元跌至 50,000 美元,每日現金流才會轉爲負值。如今他們每 BTC 的現金利潤超過 40,000 美元,但在當前價格水平下能否擠出任何會計利潤則因礦工而異。
第二種情景是,一旦計入折舊、減值和基於股票的費用,其餘礦工將難以維持在盈虧平衡點之上。
即使假設生產 1 個 BTC 的保守總成本在 90,000 美元至 110,000 美元之間,這意味着許多礦工已經低於其經濟盈虧平衡點。他們可以繼續哈希運算,因爲他們的現金成本尚未被突破,但他們的會計成本已經被突破了。這很可能會促使更多礦工現在持有他們的 BTC 而不是出售。
只要經濟狀況保持現金流爲正,礦工就會繼續挖礦。在 88,000 美元時,系統看起來是穩定的,但前提是礦工不出售他們的 BTC。一旦 BTC 進一步下跌或礦工被迫清算持倉,他們就開始接近盈虧平衡線。
因此,雖然價格崩盤將繼續影響散戶和交易社區,但目前不太可能傷害到礦工。不過,如果融資渠道變得更加受限,情況可能會惡化。那是飛輪斷裂的時候,礦工將需要加倍投入輔助業務以維持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