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比特幣會歸零嗎?

比特幣較歷史高點下跌 30%,黃金價格亦從 4200 美元高位回落。

據《金融時報》報道,納斯達克指數創下 2025 年 4 月以來最慘淡單周表現,科技權重股尤爲慘烈。

當比特幣衝上 12.6 萬美元時,許多朋友曾充滿信心,如今卻紛紛追問:“比特幣會歸零嗎?”

當"數字黃金"與實體黃金同步崩跌,當人工智能寵兒股集體塌陷,我們目睹的究竟是根本性範式轉移,還是壯觀的技術回調?

這場 2025 年萬物齊跌的序幕,是否預示着一場系統性解構?

各類資產(包括那些通常具備逆週期特性的投資工具)同步下挫實屬異常,本文將展開深度研究以探明真相。

核心結論:2025 年的崩盤不僅是比特幣或人工智能的獨立敘事,本質上是流動性驅動的系統性事件。

市場異動與比特幣現狀解析

僅一月前,CME 联准会觀察工具顯示聯邦基金利率下調概率高達 93.7%,如今驟降至 44.9%。

當投資者集體意識到對联准会政策方向的誤判,便會同步進行自我修正。

降息通常通過降低借貸成本與現金機會費用,提振股票及黃金、數字資產等另類資產價格;但當預期落空時,便會引發殘酷逆轉。

正如 2025 年的現實場景。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泡沫論甚囂塵上。

CBS 新聞分析師指出。

“市場意識到企業若將巨額資金投入數據中心建設,必將侵蝕盈利潛力。”

數據揭示嚴峻現實:微軟與谷歌宣布 2024-2025 年度 AI 基礎設施開支合計超 2500 億美元,但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均未明確量化相關收益。

更令人擔憂的是,搭乘 AI 浪潮的企業軟件公司普遍存在承諾與業績脫節。

Palantir 市盈率高達 180 倍,但客戶獲取成本同比翻倍,這與互聯網泡沫時期的特徵如出一轍。

麥肯錫最新報告顯示,僅 23% 應用生成式 AI 的企業實現可量化的生產效率提升,但這些企業仍在持續增加 AI 投入。

盡管 AI 商業價值被廣泛討論,但其成效難以衡量,且鮮有企業披露具體成果。

甚至FANG(Facebook, Amazon, Nvidia, Google)陣營亦面臨困境。英偉達雖公告營收增長,股價卻不升反降,印證當前波動環境中卓越運營亦難抵市場慣性。

值得注意的是,《Register》披露英偉達擬向 OpenAI 投資 1 億美元,而 OpenAI 則計劃回購 1 億美元英偉達芯片,這種循環營收模式亦未能提振市場信心。

美元指數近三月飆升至歷史高位,導致國際買家購置黃金、比特幣等資產成本激增。

黃金傳統避險屬性失效,投資者未如預期湧向黃金等貴金屬。強勢美元環境下黃金防御性地位崩塌,未能提供避風港。

比特幣:死亡螺旋還是成長陣痛?

當前比特幣與股票聯動性增強,對沖屬性失效,重創"數字黃金"敘事。

據 The Block 數據,機構投資者從比特幣 ETF 撤資 90 億美元。當市場需要比特幣展現獨立走勢時,其卻與科技股亦步亦趨。

事實上,黃金、股票及長期債券表現均優於比特幣。

但比特幣發展史始終與韌性相伴,歷經多次深跌與強勢復蘇。

本次特殊之處在於機構投資者、養老基金、企業及 ETF 共同構築了過去不曾存在的價值基礎,既提供價格底線,也賦予制度合法性。

目前 8 萬至 8.5 萬美元區間的下行保護需求激增,關鍵問題已非比特幣能否存活,而是其如何從當前困境中涅槃重生。

給比特幣投資者的宏觀市場啓示

2025 年崩盤揭示市場運行機制的根本轉變。

**寬松貨幣時代終結,**真實價值重獲關注。

投資者不再追逐投機敘事,轉而聚焦基本面——這對 AI 公司、比特幣交易者乃至整個行業皆是如此。

AI 泡沫論並未動搖部分人士信念。

羅伯特·梅特卡夫曾言。

“泡沫是創新工具,能催生本不會發生的創新。”

薩布吉特·喬哈爾則認爲。

“泡沫是系統按設計運行的自愈機制。”

但當下真正的症結在於互聯性危機。

機構投資引發加密貨幣與傳統科技股的新關聯性。當納斯達克遭遇 2025 年 4 月以來最黑暗一周時,比特幣未發揮對沖功能反而放大跌幅。

  • 2013 年,比特幣暴漲而科技股橫盤、黃金崩盤;
  • 2018 年,加密資產拋售同時科技股漲;
  • 2025年,黃金、比特幣與 AI 股首次出現單日同步回調,這正是流動性驅動市場的典型特徵。

未來 90 日定乾坤

未來三個月,最直接催化劑是联准会 12 月 18 日議息會議。

若啓動降息,風險資產或迎來年終修復行情。但需重點關注 2026 年政策指引,任何維持高利率信號都可能引發新一輪拋售。

比特幣需關注三大關鍵位:

  • 8.5 萬美元代表機構支撐位(主要ETF資金流入區間)
  • 跌破 7.5 萬美元預示新危機
  • 突破 9.5 萬美元則確認牛市格局延續。

這些價位將在未來 4 ~ 6 周經受考驗。

AI 股則面臨不同時間表:四季度財報季將成爲試金石。企業必須展示 AI 投資的強勁回報率,重點關注英偉達對數據中心需求的指引及 FANG 陣營的 AI 營收披露。

若任何一方不及預期,可能引發行業級回調。

比特幣真會歸零嗎?

比特幣歸零概率微乎其微,但本次崩盤預示更深刻變革。

比特幣已從革命性邊緣資產蛻變爲建制化參與者。當前核心議題已非生存危機,而是身分認同危機。

當本應保持非相關性的數字資產與納斯達克同步波動時,其本質將如何重構?

這種身分認知危機並非暫時現象。

比特幣未來十年的發展路徑取決於根本選擇:

**繼續充當宏觀敏感型機構資產?**還是重拾獨立屬性?

選擇機構化路徑意味着比特幣將如同高貝塔科技股,受联准会政策與基金倉位驅動。

選擇去中心化路徑則需要不同催化劑,包括:

  • 自托管普及
  • 二層網路採用率提升
  • 鏈上穩定幣流動增長
  • 可持續挖礦經濟模式

本世代比特幣持有者信奉"數字黃金"敘事,而下一世代將決定比特幣是重拾革命初心,還是甘願成爲多元化投資組合中的普通資產。

2020 年後"萬物暴漲"時代已然終結,當下正是價值回歸的時刻。市場與人生同理,當萬物看似同步崩解之際,往往孕育着最深刻的變革。

從混沌中涅槃重生的比特幣,或許將展現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形態。

而這未必是壞事。

BTC3.0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