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加密货币网络效应被高估?L1结构价值评估论战升温

image

Source: TokenPost Original Title: 암호화폐 네트워크 효과, 과대평가인가…L1 구조 중심 평가 논쟁 격화 Original Link: 加密货币投资者圣地亚哥·罗埃尔·桑托斯最近主张"加密货币实际上不具有网络效应,却被过度高估"。他分析认为梅特卡夫定律不是为加密货币价值辩护,反而暴露了泡沫。

桑托斯通过博客指出:“脸书即使用户增加1000万,服务质量也不会下降。但区块链用户增加时,手续费上升、速度变慢,用户体验恶化。” 他补充道,“即使新区块链改进交易处理速度,这也仅是摩擦力减少,不会带来价值的指数级增长。”

对此,其他专家提出反论。某头部市场做市商的策略师贾斯珀·德·梅尔表示:“不能用消费者应用逻辑评估L1区块链。L1真正的网络效应发生在验证者、安全和流动性层面。”

某投资机构的投资者托马斯·范塔解释:“在高级链上,即使使用量增加,手续费也维持在可忽略水平,流动性反而增加,收益率也提高。” 某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本·哈维表示:“虽然同意L1区块链被高估,但并非所有链都受相同评估,需要根据协议可扩展性和AI集成情况进行差异化评估。”

使用链上用户基准进行价值分析也成为争议焦点。桑托斯举例说,将比特币外的加密货币总市值约1.26万亿美元除以4000万-7000万用户数,人均价值约1800万-4600万韩元。相比之下,拥有31亿月活用户的某大型社交平台,总市值1.6万亿美元,人均价值约75万韩元。

桑托斯指出这些数据表明加密货币的"人均用户价值"被过度设定。但也有观点认为,社交平台运营多个平台产生多元收入,而加密货币多数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或固定收益,直接比较并不恰当。

关于加密货币网络具有何种真正的网络效应,以及传统消费互联网企业估值方式是否能直接应用于区块链基础设施,这场论争预计将继续进行。

关键观点

加密货币价值评估是否过度的争议源于对区块链是基础设施还是消费应用的不同理解。核心网络效应并非来自用户层,而是源于协议基础结构的分析值得关注。

策略要点

  • 需要从结构角度重新解读网络效应
  • 协议可扩展性和基于流动性的盈利能力是核心价值因素
  • 实际交易、安全性和流动性指标比单纯用户数更重要
BTC3.9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