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Bitroot破局高性能公链:400ms确认 + 25600 TPS 背后的技术密码

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区块链这么卡

想象一下,你在ETH上swap一笔代币,要等12秒才能确认,每笔交易的手续费还贵得离谱。这不是个案——这是整个行业的痛点。

Ethereum每秒只能处理15笔交易,传统BFT共识机制更是一步一步地串行处理,就像一条单车道高速公路,不管你的跑车性能多强,也得排队走。

Bitroot要打破这个魔咒。 它通过4个核心创新——Pipeline BFT共识、乐观并行EVM、状态分片和BLS签名聚合——实现了:

  • 确认时间:400ms(比Ethereum快30倍)
  • 吞吐量:25,600 TPS(对标Solana)
  • Gas费:只要Ethereum的1/10到1/50
  • 兼容性:完全支持EVM,无缝迁移Ethereum生态

技术杀招1:Pipeline BFT——把共识变成流水线

传统BFT的三大硬伤

旧式BFT共识就像工厂里的流水线坏掉了。每个区块必须等前一个块完全确认才能开始,串行依赖严重。即使Tendermint这样的明星方案,也要经过Propose→Prevote→Precommit→Commit四个阶段,一步步来,中间半点加速都不行。

更糟的是,验证者越多,通信成本呈平方级增长。100个验证者就是10,000条消息,每个验证者还得验证100个签名,这时候验证签名的时间都比达成共识还长。

Bitroot的解法:并行流水线

核心创新就四个字:错开执行。

Bitroot让不同高度的区块在不同阶段并行推进:

  • 区块N-1在做Commit(最后确认阶段)
  • 区块N在做Precommit(承诺阶段)
  • 区块N+1在做Prevote(初步投票)
  • 区块N+2在做Propose(提案阶段)

这样多个区块同时在管道里流动,打满所有的处理器。结果是什么?延迟从1秒降到400ms,吞吐量从3200 TPS飙到25600 TPS

BLS签名聚合:密码学黑科技

加入这个创新:不管有多少个验证者,所有签名聚合后永远是96字节,验证也只需要一次配对运算。

对比ECDSA方案,验证100个签名需要检查100次,现在只要1次。这就像把检票员从100个减成1个,效率爆表。

技术杀招2:乐观并行EVM——多核处理器终于有用武之地

EVM的老大难:串行执行

Ethereum的EVM设计是单线程的——所有交易必须一个接一个执行。即使Alice转账给Bob、Charlie转账给David这两个完全独立的操作,也得排队。这是因为EVM担心预测不了交易会访问哪些状态,索性全部串行,保险起见。

但现代CPU都是多核心的。你的16核处理器里,只有1核在干活,其他15核都在划水。这太浪费了。

三阶段冲突检测:安全前提下的并行

Bitroot的并行EVM分三阶段进行安全检查:

第一阶段:执行前过滤

  • 用改进的Bloom过滤器快速判断两笔交易会不会冲突
  • 用贪心着色算法把交易分组,同色交易可以并行执行

第二阶段:执行中监控

  • 细粒度的读写锁(精确到存储槽级别,不是整个合约)
  • 版本化状态管理:记录读取的状态版本号,执行后验证版本号有没有被改过
  • 如果冲突了,只回滚直接相关的交易,不是全部

第三阶段:执行后验证

  • 全局一致性检查:计算状态根Merkle树,确保没有遗漏的冲突
  • 两阶段提交协议确保原子性

实战数据说话

  • 简单转账场景:16线程并行,性能从1200 TPS飙到8700 TPS(7.25倍加速
  • 复杂DeFi合约:5-10%冲突率下,16线程达到5800 TPS
  • AI计算场景:冲突率<0.1%,16线程从600 TPS涨到7200 TPS(12倍加速

还有个细节:Bitwork优化了任务调度,CPU利用率从68%提升到90%。NUMA感知调度减少了35%的内存延迟。

技术杀招3:状态分片——横向扩展的终极方案

区块链的状态(所有账户、合约数据)就像一个巨大的账本,它在不断膨胀。Bitroot的解法是:把这个账本分成多个分片,分散存储和处理。

怎么分? 按账户地址的哈希值分配到不同分片。跨分片的交易用两阶段提交协议处理,保证原子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随着节点增多,处理能力呈线性增长,不是传统全量验证那样的瓶颈。

对标竞争对手

指标 Bitroot Ethereum Solana Arbitrum
确认时间 400ms 12秒 400ms 2-3秒
吞吐量 25,600 TPS 15 TPS ~400 TPS 4,000 TPS
Gas费 极低 基准
EVM兼容 完全兼容 原生 完全兼容

为什么这很重要

高频交易:400ms确认 + 25600 TPS,终于可以像CeFi交易所一样丝滑,MEV机器人也没那么猖獗了。

Gas费革命:便宜10-50倍,DeFi的利润微薄度问题有望缓解。

NFT和游戏:低延迟+高吞吐,链游的用户体验能接近Web2游戏了。

企业应用:供应链、身份认证、数据交易,这些商业场景终于有了可用的基础设施。

底层逻辑

Bitroot的成功秘诀不在某一个技术,而在于系统思维:

  • 共识和执行解耦:不是让执行等待共识,而是共识持续推进,执行在后台异步进行
  • 并行优先:每个环节都优化了并行度,从共识的Pipeline到EVM的多线程到存储的分片
  • 安全不打折:三阶段冲突检测、两阶段提交、状态校验,看似复杂的多重保护,其实是用工程手段换的性能收益

眼前的现实

这不是PPT设计,测试数据是真的:AWS c5.2xlarge标准环境跑出来的25600 TPS和400ms确认都得到了验证。

关键问题是:生态跟得上吗? 再快的链,如果没有应用和流动性,也白搭。但好消息是,EVM完全兼容意味着迁移成本接近零。

等等看吧——高性能公链这场竞争才刚开始。

ETH0.3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