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最初以手机挖矿为特色,吸引了数千万用户。但其中真正承担验证任务的是其桌面节点:据报道,已有约 35 万节点参与共识。这些节点分布在全球用户的个人电脑中,形成了一张潜在的、分布式的“算力网格”。
2025 年,Pi Network Ventures 对 OpenMind 进行了重要投资,以支持其开发硬件无关(hardware-agnostic)的操作系统 OM1 以及 FABRIC 协议,让机器(如机器人)能够协作学习。更重要的是,Pi 的节点已经进行了一次概念验证(PoC):大约 35 万个活跃节点参与运行 OpenMind 的 AI 模型(例如图像识别任务),表现稳定。这个实验展示了 Pi 网络不仅能用于区块链共识,还能承担 AI 计算任务。
将 Pi Network 的设备转变为 AI 计算资源,有以下几个潜在好处:
尽管构想宏大,但要真正实现这一愿景,Pi 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图:https://www.gate.com/trade/PI_USDT
如果这一 AI 模型成功落地,对 Pi Network 和 PI 代币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 Pi Network 能充分调动其 5,000 万设备资源,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去中心化 AI 计算层,它将有望成为 Web3 与 AI 交汇的基础设施:
总之,Pi Network 正在经历从“手机挖矿”向“人类算力网络”的重大转型。如果其技术与经济模型能够持续发展,这张由 5,000 万设备组成的全球网格,有望重塑未来 AI 的基础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