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虚拟资产稳定币监管框架 半夜兩點,持倉突然暴跌超20%。割?怕踩在地板上。扛?又怕繼續腰斬。鼠標懸在平倉按鈕上,手心全是汗。
這種K線垂直跳水的折磨,每個交易者都經歷過。但真正能活下來還賺到錢的,靠的從來不是膽子大,而是暴跌時刻的冷靜。
上周主流幣種回撤18%,市場裏到處都是「牛市結束」的哀嚎。我反而分三批加了三成籌碼——這個時機,我盯了整整12天。老手從不在恐慌裏做決定,只遵循「反人性紀律」。大盤跳水時,必須完成三個動作:
第一關,驗證支撐位的「三重信號」:翻周線找最近半年的底部價格,看成交量是否萎縮到日常的一半以下,再查鏈上大資金是否在悄悄吸籌。三個條件少一個,絕不出手。
第二關,測算倉位的「安全邊界」:單一幣種持倉不能超15%,每次補倉控制在5%以內,止損點設在底部價格下方3%的位置。這樣算下來,單次最大虧損只佔總資金的0.75%,傷不到根本。
第三關,等待「情緒冰點」出現——當負面聲音佔據八成,平時活躍的分析師都沉默了,熱搜詞條全是「崩盤」「歸零」,這才是真正的撿籌時機。
去年那波更兇狠的調整裏,八成人曬出空倉截圖。我分四次建倉,兩個月後帳戶多了七位數。反觀那些追漲殺跌的,永遠困在「接盤-割肉」的死循環裏。
加密市場的機會,都是等出來的。
下次再遇到暴跌,別急着問「要不要跑」。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三重信號都觸發了嗎?
倉位設計安全嗎?
市場情緒夠絕望了嗎?
想透這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