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DAO研究员
vip
币龄 3.9 年
最高VIP等级 1
解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分析Uniswap/SushiSwap治理提案、投票机制,分享如何用Token权力撬动项目发展。
#ETH巨鲸增持 想象你进门看到满地狼藉,有人倒在血泊里。旁边站着个你平时就看不顺眼的家伙,手里还拿着把冒烟的家伙。
你第一反应?肯定是他干的。
最近加密市场就是这么个状况。
比特币暴跌,那些重仓加密的上市公司跟着遭殃。某份研究报告突然说,像MicroStrategy这种囤币狂魔,可能被踢出主流指数。消息一出,股价瞬间崩盘,整个市场陷入恐慌。
投资者血亏后眼睛都红了,到处找"凶手"——很快,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华尔街,对准了摩根大通这个老对手。
社交媒体炸了。"抵制摩根大通"刷屏,散户们怒骂传统金融,嚷着要复刻GameStop神话,号召所有人抱团买爆比特币和MicroStrategy,搞一场史诗级逼空。
有人直播从大通银行撤走几千万,说要告到底。这不是投资,是站队。
亏了钱就得找个背锅的,华尔街永远是最好用的那张脸。
阴谋论开始流传:有人说这是"旧势力"在绞杀"新秩序"——摩根大通和美联储联手,打压财政部、稳定币和某些政治力量。
更离谱的版本说,有人想低价收购MicroStrategy和某合规平台,所以故意砸盘方便抄底。
但如果你冷静点,仔细看看这个现场呢?
你会发现,地上不只躺着一个"受害者",也不只有一把"枪"。
满地都是看不见的锁链,一头拴着加密货币,另一头紧紧绑着美股科技板块、AI概念,甚至整个华尔街体系。
这才是真相:加密货币早就不是什么独立游戏了。它和美股深度绑定,涨跌互相
ETH1.61%
BTC0.54%
ASTER-1.61%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ThatsNotARugPullvip:
冷静?我们都被套住了,根本冷静不了啊,这就是个大绞肉机
今天有两个空投机会值得关注,手里有积分的朋友可以看看。
**第一个:IRYS代币**
11月26日下午5点开放领取。这个项目在某头部平台首发,需要241积分才能参与,领完会扣15分。如果没人领完,每5分钟门槛会降5分。
按当前预估,能拿到1200枚左右,盘前价格0.0393U计算的话大概47U,实际可能更高一点。这个项目背景还不错——美国的数据链加AI方向,拿到过1890万美元融资,CoinFund领投的。技术底子比较扎实,流动性应该有保障。个人打分8/10,容错率高,背景也够硬。
**第二个:SUPERFORTUNE(GUA)**
11月27日上线,国内团队做的项目。同样是用积分兑换,具体门槛等官方公布。预估价值在30-40U之间。
这个项目有点意思,AI+玄学的组合,在这个赛道还挺稀缺的。虽然没看到外部融资信息,但是Manta Labs孵化的InfoFi项目。它把AI预测和中国传统玄学结合起来了,还能"赛博烧香"
MANTA-1.58%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数字货币市场回升 还记得那个负债累累的自己吗?离婚那年,几乎是从谷底开始爬。
就在今天,账户单日净利润冲到了36万。盯着那串数字发呆的时候,窗外的喧嚣好像突然都安静了。
这些年一个人扛,摔过跤,也爬起来过。船是沉了几次,好在桨还在手里。
在加密货币这个圈子里混了快八年。最开始只有借来的5万U本金,慢慢熬到现在账户过了5000万。没踩中什么内幕消息,也没赶上传说中的超级牛市。就是把一套看起来特别"笨"的方法,像机器一样重复执行。
这条路真的不轻松。爆过仓,割过肉,也绝望过。整整3000多个日夜,才慢慢摸出点门道。我就干了一件事:把交易当游戏打,一关关通过去。
现在把压箱底的6条心得拿出来:
**先看成交量的脸色**
涨得猛但跌得温柔?多半是有人在悄悄收货。要是暴涨之后突然来根跳水大阴线,那才是真正要收割了。
**闪崩是双刃剑**
跌起来比涨快得多,八成是在出货。闪崩后那点反弹?别碰,那是诱多陷阱。
**高位缩量更可怕**
顶部放大量不见得马上崩,但如果高位长时间横盘、成交量越来越小,那才是暴风雨前的寂静。
**底部要有耐心**
底部区域放量一次不算数。得等它震荡缩量一阵子,然后再来一波明显放量,这时候才是真正可以进场建仓的信号。
**成交量会说话**
别只盯着K线的涨跌,量能才是市场情绪的温度计。缩量?说明人气冷了。放量?资金开始往里涌。读懂量,就等于摸到了市场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LowCapGemHuntervip:
单日36万确实顶天了,但问题是这种日子能占全年几个百分比?我就怕这种帖子最后都变成拉新的脚本
查看更多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 上轮熊市认识个哥们,闭眼买新币全仓进场,三天暴涨后五天腰斩,血本无归。
这事儿让他想明白一个道理:币圈赚钱靠的不是运气,是看清谁在背后砸钱、谁在制造热度。
想判断一个币能不能涨?盯两个核心:
**第一,有没有真实的主力资金**
币价要涨,得有真金白银推动。那些敢在底部悄悄建仓、横盘期持续吸筹的大资金,才是行情的发动机。
有些币价格不动,但成交量异常放大——这说明底部有人接盘,主力在布局。等时机成熟,启动行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故事人人会讲,真砸钱的才算数。
**第二,有没有持续的社区热度**
币的生命力在于「有人讨论」。项目方造话题、社区接力传播,这是币价的燃料。
没人聊的币就像没人看的剧,再有潜力也得凉。
资金控盘加社区造势的组合,主力不会轻易撤退,他们要吃透整个上涨周期。
别只盯着K线,要看背后——谁在编故事、谁在砸钱、谁在控盘。
这两点搞清楚,能避开九成的坑,还能提前嗅到机会。
币圈不缺机会,缺的是看懂局的人。这条路我踩过坑,要不要一起走,你自己判断。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BrokenRugsvip:
呃说得对啊,关键是分不清谁是真庄谁是骗子,我上次就栽在了这儿
查看更多
七千块翻身仗,我是真刀真枪打过的。
当年兜里就这点家底,咬咬牙全换成1000U——想着要么起飞,要么当学费交了。
最开始拿200U练手,专挑当天最火的币种。涨一倍?立马走人。跌破50U?马上砍仓,半点不犹豫。就这么连着几把赚下来,本金慢慢滚起来了。最狠的是给自己立规矩:赚够一千就关电脑出门溜达,哪怕币价还在冲都不回头看。
有点本钱后开始分三份玩:
第一份做短线快钱,见好就收不恋战;
第二份搞定投,涨跌都按节奏来;
第三份藏着等大机会,不到时候绝不出手。
每次下单前必须想清楚两件事:赚到哪个数字撤退,亏到什么程度认栽。这两个数字没想好就别碰盘面,不然心态早晚崩盘。合约这玩意儿就是照妖镜,能照出你到底有几斤几两。
后来总结出四条死线,刻骨铭心那种:
1. 永远别把全部家当压一把
2. 每单必须设好止损位
3. 一天最多开三单
4. 赚到钱立刻提走
这些年见太多人靠运气赚了一笔,又凭实力亏得精光。我能从1000U爬出来,就靠一个理儿:对机会够狠,对自己更狠。
想清楚了再动手,别拿运气当本事。
  • 赞赏
  • 3
  • 转发
  • 分享
SerumSquirtervip:
说得倒是对,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关键还是得有那份狠劲儿,对自己更狠。
查看更多
#数字货币市场回升 $FIL 的处境有点尴尬——价格从237美元巅峰跌到现在2-3美元徘徊,但生态数据却在偷偷变好。
先说好消息。FVM智能合约平台上线后,生态应用数突破4700个,锁仓量达到3000万枚FIL,开发者群体还在以月均20%的速度扩张。存储容量方面,FIL坐拥23EB规模,吃下分布式存储市场70%的份额,这个基本盘确实扎实。供应端也有变化:目前每天释放约30万枚FIL,但2026年10月减半叠加官方锁仓释放结束,日抛压理论上能削减一半以上。
但问题也很明显。FIL的架构更适合冷数据长期存储,可市场真正需要的是热数据的高频读写,导致其存储利用率不到10%。更要命的是,矿工80%的收益靠区块奖励,为了回本只能持续抛售FIL,这就形成了结构性卖压。AI时代确实带来了海量存储需求,但传统云服务商还控制着90%的市场,FIL在检索速度和成本控制上的差距不是一时半会能追上的。Arweave这些竞品也在抢份额。
所以2026年10月这个时间点就很关键了。如果AI领域的合作能落地几个,再加上供给收缩的配合,价格冲到6-10美元区间不是没可能。但要是技术升级跟不上,生态被其他项目分流,那可能就继续在1.5-3美元这个区间磨底了。
个人看法:短期观望为主,中期可以考虑在2026年减半前分批建仓,但单个仓位最好别超过总资金的3%,止损位建议设在1.5美元下方。这个项目有点像在船坞大修的货轮
FIL0.87%
AR-1.75%
ETH1.61%
XRP-0.18%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GateUser-beba108dvip:
卧槽,237跌到2块,这跌幅我是真的没想到啊。不过生态数据在偷偷变好听起来有点意思...矿工天天卖币回本这事儿确实绝了,没法子啊。
查看更多
#数字资产市场观察 $PLUME $PORT3 $ETH
一姐这波发言,信息量有点大啊……
你们悟了吗?反正我是陷入沉思了。
PLUME16.35%
ETH1.61%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FortuneTeller42vip:
这波确实细思极恐,感觉又要有大动作了
查看更多
#数字货币市场回升 市场风向变了!美联储12月的降息预期正在经历戏剧性转变。
根据CME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的最新追踪,短短一周时间,交易员对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押注从40%直接跳到84.9%。这种情绪转变速度相当罕见——现在只有15.1%的人还认为利率会按兵不动。
更有意思的是明年1月的预期分化:三分之二的市场参与者(66.4%)倾向于累计降息25个基点,但也有22.6%的激进派押注直接降50个基点,另有11.1%的保守派认为会维持现状。
这种预期的剧烈波动,对风险资产尤其是加密市场可能带来连锁反应。降息预期升温往往意味着流动性改善的信号,这也是最近 $BTC $ETH 走势值得关注的宏观背景之一。
BTC0.54%
ETH1.61%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NotGonnaMakeItvip:
84.9%?一周时间翻倍?这数据也太魔幻了,感觉市场在赌局里疯了

这波降息要真落地,加密市场是真的要起飞啊

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别太信这些期货预期,反转起来比谁都快
查看更多
#美SEC推动加密创新监管 暴跌来袭时,最怕的不是跌,而是慌乱中的错误操作。
很多人看到价格下探就想抄底。但现实是——你以为的"地板价",往往只是下一轮下跌的中继站。趋势形成后,市场不会给你"抄在最低点"的机会,只会不断刷新你对"更低"的认知。这种时候冲进去,就是在刀尖上起舞。
比起赌一个虚无缥缈的"反弹",不如冷静评估仓位,该止损就止损,该观望就观望。保住本金,才有资格等下一波机会。市场永远都在,但你的筹码未必扛得过这轮震荡。
$BTC $ETH 这轮调整,考验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人性。活下来的人,才能吃到下一波红利。
BTC0.54%
ETH1.61%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区块链美食家vip:
老实说,这就像是在锅已经冒烟的时候试图完美煎制鹅肝……你会把它烧焦。抓住精确的底部是个神话,真的。
查看更多
美联储降息了,市场在欢呼放水?醒醒吧。今年真正的操作是缩表——疯狂抽水。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也在干同样的事。
想象一下小学数学题:水池一边开水龙头,另一边用大功率水泵抽水。最后会怎样?全球的美元、欧元、日元正在被悄悄抽干。
目的是什么?制造全球美元荒,引爆新兴市场危机,然后低价收割核心资产。97年那场亚洲风暴的剧本,正在被重新翻出来。等各国都喊着缺美元的时候,华尔街的钱就会带着溢价回来,用跳楼价扫货优质资产。
更狠的是,这次不是美国单干。美、欧、日三大央行联手导演了一场全球财富重新洗牌。黄金今年又涨疯了,各国央行抢着囤——这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当你还觉得这些跟自己没关系时,财富分配的牌局早已开始。而且,这才刚刚开始。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Ser_This_Is_A_Casinovip:
抽水机开足马力,降息不过是幌子,这剧本真的绝啊。

等等,黄金涨疯真的这么值得关注吗,感觉所有人都在囤。

又来一遍97年的老把戏,就看谁先扛不住了。

缩表才是杀招,利息这事儿根本掩盖不了。

美欧日一起玩,这波格局确实大,普通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现在反应还来得及吗,还是已经晚了。

草,感觉自己账户里的美元在蒸发。
查看更多
#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 加密货币圈与传统金融的较量最近又升级了。
MSCI突然放出风声,考虑将MicroStrategy从其指数成分股中剔除。紧接着,某华尔街顶级投行发布研报,声称此举可能触发高达88亿美元的被动抛售。消息一出,加密社区瞬间沸腾。
支持者们在社交平台上火力全开。有人质疑传统机构涉嫌提前布局获利,更有激进派直接号召反制,建议做空那些唱衰加密企业的投行股票。这种针锋相对的场面,在圈内已经很久没见过了。
MicroStrategy创始人迅速发声回击:"我们是运营公司,不是投资基金。"但传统金融界显然不认这个账。在那些西装革履的资深玩家看来,重仓比特币的上市公司本质上已经变成了加密资产的载体,这种模式跟他们熟悉的商业逻辑格格不入。
说白了,这场争论的核心是市场定义权之争。一方是手握巨额比特币储备的新兴势力,另一方是掌控着指数编制话语权的传统巨头。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旁观者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毕竟这场博弈的结果,很可能重塑未来几年加密资产与主流金融的互动规则。$BTC $ETH $XRP
BTC0.54%
ETH1.61%
XRP-0.18%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AltcoinOraclevip:
不过事情是这样的... 如果你真的解析一下mstr的图表上的wyckoff积累模式,真正的阿尔法并不是移除威胁本身,而是它引发的机构恐慌级联。经典的市场低效正在实时上演。
查看更多
  • 热门话题查看更多
  • 热门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