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加密貨幣網路效應被高估?L1結構價值評估論戰升溫

image

Source: TokenPost Original Title: 암호화폐 네트워크 효과, 과대평가인가…L1 구조 중심 평가 논쟁 격화 Original Link: 加密貨幣投資者聖地亞哥·羅埃爾·桑托斯最近主張"加密貨幣實際上不具有網路效應,卻被過度高估"。他分析認爲梅特卡夫定律不是爲加密貨幣價值辯護,反而暴露了泡沫。

桑托斯通過博客指出:“臉書即使用戶增加1000萬,服務質量也不會下降。但區塊鏈用戶增加時,手續費上升、速度變慢,用戶體驗惡化。” 他補充道,“即使新區塊鏈改進交易處理速度,這也僅是摩擦力減少,不會帶來價值的指數級增長。”

對此,其他專家提出反論。某頭部市場做市商的策略師賈斯珀·德·梅爾表示:“不能用消費者應用邏輯評估L1區塊鏈。L1真正的網路效應發生在驗證者、安全和流動性層面。”

某投資機構的投資者托馬斯·範塔解釋:“在高級鏈上,即使使用量增加,手續費也維持在可忽略水平,流動性反而增加,收益率也提高。” 某研究機構的研究員本·哈維表示:“雖然同意L1區塊鏈被高估,但並非所有鏈都受相同評估,需要根據協議可擴展性和AI集成情況進行差異化評估。”

使用鏈上用戶基準進行價值分析也成爲爭議焦點。桑托斯舉例說,將比特幣外的加密貨幣總市值約1.26萬億美元除以4000萬-7000萬用戶數,人均價值約1800萬-4600萬韓元。相比之下,擁有31億月活用戶的某大型社交平台,總市值1.6萬億美元,人均價值約75萬韓元。

桑托斯指出這些數據表明加密貨幣的"人均用戶價值"被過度設定。但也有觀點認爲,社交平台運營多個平台產生多元收入,而加密貨幣多數缺乏明確的盈利模式或固定收益,直接比較並不恰當。

關於加密貨幣網路具有何種真正的網路效應,以及傳統消費互聯網企業估值方式是否能直接應用於區塊鏈基礎設施,這場論爭預計將繼續進行。

關鍵觀點

加密貨幣價值評估是否過度的爭議源於對區塊鏈是基礎設施還是消費應用的不同理解。核心網路效應並非來自用戶層,而是源於協議基礎結構的分析值得關注。

策略要點

  • 需要從結構角度重新解讀網路效應
  • 協議可擴展性和基於流動性的盈利能力是核心價值因素
  • 實際交易、安全性和流動性指標比單純用戶數更重要
BTC3.94%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