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Bitroot破局高性能公鏈:400ms確認 + 25600 TPS 背後的技術密碼
問題的根源:爲什麼區塊鏈這麼卡
想象一下,你在ETH上swap一筆代幣,要等12秒才能確認,每筆交易的手續費還貴得離譜。這不是個案——這是整個行業的痛點。
Ethereum每秒只能處理15筆交易,傳統BFT共識機制更是一步一步地串行處理,就像一條單車道高速公路,不管你的跑車性能多強,也得排隊走。
Bitroot要打破這個魔咒。 它通過4個核心創新——Pipeline BFT共識、樂觀並行EVM、狀態分片和BLS籤名聚合——實現了:
技術殺招1:Pipeline BFT——把共識變成流水線
傳統BFT的三大硬傷
舊式BFT共識就像工廠裏的流水線壞掉了。每個區塊必須等前一個塊完全確認才能開始,串行依賴嚴重。即使Tendermint這樣的明星方案,也要經過Propose→Prevote→Precommit→Commit四個階段,一步步來,中間半點加速都不行。
更糟的是,驗證者越多,通信成本呈平方級增長。100個驗證者就是10,000條消息,每個驗證者還得驗證100個籤名,這時候驗證籤名的時間都比達成共識還長。
Bitroot的解法:並行流水線
核心創新就四個字:錯開執行。
Bitroot讓不同高度的區塊在不同階段並行推進:
這樣多個區塊同時在管道裏流動,打滿所有的處理器。結果是什麼?延遲從1秒降到400ms,吞吐量從3200 TPS飆到25600 TPS。
BLS籤名聚合:密碼學黑科技
加入這個創新:不管有多少個驗證者,所有籤名聚合後永遠是96字節,驗證也只需要一次配對運算。
對比ECDSA方案,驗證100個籤名需要檢查100次,現在只要1次。這就像把檢票員從100個減成1個,效率爆表。
技術殺招2:樂觀並行EVM——多核處理器終於有用武之地
EVM的老大難:串行執行
Ethereum的EVM設計是單線程的——所有交易必須一個接一個執行。即使Alice轉帳給Bob、Charlie轉帳給David這兩個完全獨立的操作,也得排隊。這是因爲EVM擔心預測不了交易會訪問哪些狀態,索性全部串行,保險起見。
但現代CPU都是多核心的。你的16核處理器裏,只有1核在幹活,其他15核都在劃水。這太浪費了。
三階段衝突檢測:安全前提下的並行
Bitroot的並行EVM分三階段進行安全檢查:
第一階段:執行前過濾
第二階段:執行中監控
第三階段:執行後驗證
實戰數據說話
還有個細節:Bitwork優化了任務調度,CPU利用率從68%提升到90%。NUMA感知調度減少了35%的內存延遲。
技術殺招3:狀態分片——橫向擴展的終極方案
區塊鏈的狀態(所有帳戶、合約數據)就像一個巨大的帳本,它在不斷膨脹。Bitroot的解法是:把這個帳本分成多個分片,分散存儲和處理。
怎麼分? 按帳戶地址的哈希值分配到不同分片。跨分片的交易用兩階段提交協議處理,保證原子性。
這樣做的好處是:隨着節點增多,處理能力呈線性增長,不是傳統全量驗證那樣的瓶頸。
對標競爭對手
爲什麼這很重要
高頻交易:400ms確認 + 25600 TPS,終於可以像CeFi交易所一樣絲滑,MEV機器人也沒那麼猖獗了。
Gas費革命:便宜10-50倍,DeFi的利潤微薄度問題有望緩解。
NFT和遊戲:低延遲+高吞吐,鏈遊的用戶體驗能接近Web2遊戲了。
企業應用:供應鏈、身分認證、數據交易,這些商業場景終於有了可用的基礎設施。
底層邏輯
Bitroot的成功祕訣不在某一個技術,而在於系統思維:
眼前的現實
這不是PPT設計,測試數據是真的:AWS c5.2xlarge標準環境跑出來的25600 TPS和400ms確認都得到了驗證。
關鍵問題是:生態跟得上嗎? 再快的鏈,如果沒有應用和流動性,也白搭。但好消息是,EVM完全兼容意味着遷移成本接近零。
等等看吧——高性能公鏈這場競爭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