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Bitroot破局:25600 TPS背後的三大技術突破
最近Bitroot的技術白皮書火了,核心數據超級猛:400毫秒最終確認 + 25600 TPS,已經接近Solana的水平。
乍一看數字很唬人,但這背後的技術架構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我粗讀了一遍,發現Bitroot通過三個關鍵創新徹底打破了傳統區塊鏈的性能天花板。
一、Pipeline BFT:讓共識不再排隊
傳統的拜佔庭容錯(BFT)就像排隊買票——上一個區塊的共識沒完成,下一個區塊就得等着。Ethereum每次要等12秒,Solana優化到400ms,但本質上還是串行的。
Bitroot的創新是流水線化共識(Pipeline BFT)。簡單說,就是把共識過程的四個階段(Propose → Prevote → Precommit → Commit)拆開,讓不同高度的區塊同時在不同階段處理。
比如:
四個區塊同時推進,效率瞬間起飛。再加上BLS籤名聚合(100個驗證者的籤名最後壓成96個字節,驗證只需一次配對操作),通信復雜度從O(n²)砍到O(n²/D)。
結果:延遲降低60%,吞吐量提升8倍。
二、平行EVM:釋放多核CPU的潛力
Ethereum的EVM就像單線程程序——再強的CPU也浪費一半以上的性能。原因很簡單:EVM假設所有交易可能互相衝突,所以必須一條一條執行。
Bitroot引入了樂觀並行執行(Optimistic Parallel EVM),用三階段衝突檢測來兼顧安全和效率:
階段1(執行前篩查):通過改進的Bloom過濾器快速判斷兩筆交易是否可能衝突,相同顏色的交易可以並行執行。
階段2(執行中監控):細粒度的讀寫鎖和版本化狀態管理,實時檢測訪問衝突。衝突發生時只回滾受影響的交易,而不是整個批次。
階段3(執行後驗證):全局一致性檢查確保狀態轉移正確。
再加上工作竊取算法優化多線程負載均衡、NUMA感知調度優化內存訪問,CPU利用率從68%躥到90%。
實測數據:
三、狀態分片:真正的水平擴展
前兩個優化都是垂直的(更快更並行),狀態分片才是真正的水平擴展。Bitroot按帳戶地址哈希把狀態分成多個片段,每個片段獨立維護自己的狀態樹。跨分片交易通過兩階段提交協議保證原子性。
這樣的好處是擴展性接近線性——分片越多,整體容量越高,沒有中心瓶頸。
對比數據一覽
核心看點
✓ 不是炒新概念:Pipeline BFT、並行EVM、BLS籤名聚合這些技術本身都有文獻,Bitroot的創新是工程實現——如何把這些理論組合、優化、整合成一套協調一致的系統。
✓ 兼顧安全和性能:三階段衝突檢測不是賭博,而是多層防護——既保證了並行效率,也保證了狀態一致性。
✓ 數據可驗證:這不是吹牛,測試環境都是標準的AWS c5.2xlarge實例,結果可復現。
不過也有槽點:這篇文章有點"學術風",生態應用場景的描述還比較空泛。等主網上線後才能真正檢驗性能和安全性。但從技術架構看,Bitroot確實找到了一個比較平衡的方案——既不像極端性能鏈那樣犧牲去中心化,也不像傳統鏈那樣放棄效率。
有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