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貝萊德在加密貨幣市場的參與度顯著提升。比特幣現貨 ETF 獲准上市後,貝萊德旗下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已成為市場規模成長最快的產品之一。身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每一項動作通常都會影響市場情緒。
從機構策略角度來看,貝萊德早已將比特幣視為可長期配置的資產類別,與黃金、債券或股票同樣具備戰略性地位。因此,無論市場短期波動如何,其對加密市場的布局仍在持續擴大。

圖:https://x.com/lookonchain/status/1993291699356155926
2025年11月25日,貝萊德向 Coinbase Prime 託管帳戶轉移超過 4,471 枚比特幣,總價值約 4億美元。此舉引發多方揣測——是 ETF 補充部位?是為未來市場波動預留流動性?還是重新調整持有部位?
不論真實目的為何,這種規模的資產調動都代表機構對市場趨勢有獨到的判斷。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大型機構的調倉往往是提前布局的指標,值得特別留意。
貝萊德這項動作之所以被稱為「流動性警訊」,主要有三項原因:
一次性轉移4,000多枚比特幣,會被視為市場避險或調倉行為。由於比特幣現貨流動性有限,這種規模的變動通常會產生價格連動效應。
IBIT 近期出現創紀錄的資金流出,機構資金自 ETF 撤出同時發生巨額資產轉倉,引發市場疑慮是否有更大規模的調倉行動即將展開。
貝萊德每一次操作都可能被投資人誤認為「市場即將大幅下跌」的訊號,恐慌情緒進一步擴大,加劇流動性緊縮。
事件公布後,比特幣價格出現短期壓力,部分交易員認為流動性突然降低,價格有向下測試支撐位的可能。與此同時,衍生品市場的多空槓桿比例也出現顯著變化,顯示市場對未來走勢的不確定性升高。
儘管如此,比特幣的長期結構性需求並未改變,機構買盤依然韌性不減。
若此類大型機構調倉行為持續下去,可能產生以下風險:
面對目前局勢,建議投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