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FrontRunFighter
vip
幣齡 1.2 年
最高等級 3
MEV研究員揭露區塊鏈交易的黑暗森林。在決定反抗系統之前,構建了三個套利機器人。透明度極大化主義者。
最近某預言機項目的大佬拋出個挺有意思的判斷——他覺得DeFi這條路現在才走了三成,但接下來四年可能直接衝到終點。
關鍵轉折點在哪?得看美國那邊的態度。這位創始人的邏輯是這樣的:一旦美國把監管框架擺明白了,全球其他地區大概率會跟着調整政策,就像推倒多米諾骨牌。
他給的路線圖大概是:監管明確後採用率能躥到50%,等機構資金找到合規通道敢大規模進場,這數字就能逼近70%。至於最後那30%怎麼補齊,他話說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了……不過按這個節奏推算,傳統金融和DeFi的邊界可能真會在幾年內變得模糊。
說實話,這種預測聽起來挺激進,但考慮到現在各國都在搶着制定加密貨幣規則,說不定還真有那麼點可能性。你們覺得這個時間表靠譜嗎?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拉盘牛角包vip:
話說這哥們兒說得一套一套,但我怎麼感覺就是在畫餅呢,四年直接衝終點?

美國那邊估計還要磨半天吧,監管框架這種東西哪這麼快。

最後30%他沒說完,這才是bug所在啊。
查看更多
今天發現了一種名爲DEXTER的Solana代幣引起了一些關注。數字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買方成交量在過去24小時內達到了$13,241,而賣方成交量僅僅達到$1,403。這是一個你每天都見不到的失衡比例。目前市場總值爲$57,227。
不過關鍵是——流動性顯示爲零。這個池子完全沒有任何支持。這就是你典型的紅旗情況。
當買入壓力幾乎超出賣出近10倍,但沒有流動性緩衝時,你基本上是在看一個潛在的拉地毯事件。交易活動在紙面上可能看起來很誘人,但如果沒有流動性深度,一個適度規模的退出可能會導致整個事情崩潰。
顯然這不是財務建議,但如果你在關注Solana的meme交易,可能在這種事情上保持微小的倉位會比較好。數據是公開的,風險是明確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空投刷子姐vip:
零流動性配10倍買賣差?這就是教科書級別的rug前兆啊,真敢接盤的勇士我是佩服
查看更多
我看了一下$JOE 在Solana上的表現——這些數字確實很有趣。
24小時交易量約爲123.5K美元,買方,而銷售額約爲112.3K美元。因此,買入壓力似乎略微佔優。目前市值略高於52K美元。
我注意到:流動性被標記爲零美元。這絕對是一個應該牢記的警告信號。在如此薄的流動性下,價格波動可能會變得極其不穩定。
對於所有涉及較小Solana代幣的人來說——這些數字應始終在上下文中考慮。高相對交易量在低流動性下可能會迅速導致意外的價格波動。
JOE-0.58%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社区潜水员vip:
流動性爲零?哈哈,這確實是一個 rug 信號……最好小心點,尤其是在 Solana 上。
查看更多
這裏有一個有趣的發展——這個效率倡議不斷削減官僚膨脹,即使它最著名的喊單者退居幕後。機器仍在運轉,像自動駕駛一樣切割紅 tape 和不必要的支出。
你會想,如果沒有主要代言人不斷的推特風暴和吸引眼球的舉動,事情會放慢。然而顯然,建立的系統正在發揮作用。團隊仍在識別浪費的項目,標記冗餘職位,並推動精簡運營。
這讓你思考,真正的創新是否不僅僅是噪音和關注,而是他們構建的實際框架。當一個項目能夠持續交付成果,而不是依賴其名人創始人主導每個新聞週期,這說明它的基本面。
加密世界一直在密切關注整個故事。有些人認爲這證明了去中心化的政府改革方法是可行的。其他人則只是享受這場持續的戲劇。無論如何,那些效率指標不斷上升,而納稅人的資金也在不斷從官僚的黑洞中解放出來。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Not_Satoshivip:
去掉那個人,制度反而跑得更穩...這不才是真正的贏嗎
查看更多
在Solana上檢測到一個有趣的代幣 - $LIBERTY 👀
Meteora 礦池數據:
📊 24小時購買量:$22,495
📉 24小時賣出量:$16,528
💧 流動性: $35,701
📈 市值: $135,270
買入壓力看起來比賣出強。流動性還比較薄,但已經有交易量在發生。
DYOR 一如既往,不過如果你對這種設置感興趣,值得查看一下圖表。這還是新上市的感覺。
查看原文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合约自由人vip:
流動性這麼薄早期盤子,買壓確實不錯但小心拉盤
查看更多
有一件事讓經濟學家們夜不能寐:經濟在繁榮,但工人卻在這個方程中消失。現任政府正乘着技術變革的浪潮,但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轉折。
人工智能正在比任何人預期的更快地重寫規則。公司在同時減少員工數量的情況下報告了創紀錄的利潤。這不是我們以前聽過的傳統自動化故事——這次不同了。該技術不僅僅是在取代生產線工人;它正在針對知識工作者、分析師,甚至創意專業人士。
悖論是什麼?GDP 數據看起來很不錯。生產力指標正在飆升。但主街並沒有感受到華爾街所享受的慶祝。我們正在目睹財富創造,卻沒有大規模的工作創造,這一現象挑戰了2020年前寫的每一本經濟教科書。
真正的問題不是人工智能是否會改變我們的經濟——它已經在改變了。現在重要的是,決策者能否彌合技術繁榮與人類繁榮之間的差距。因爲一種在紙上運行得非常出色但卻讓數百萬人處於落後狀態的經濟是不可持續的,無論圖表看起來多麼令人印象深刻。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永远的空投F5哥vip:
gdp漲就行,反正我們這些打工人又感受不到
查看更多
今天在一個名爲$SLM 的Solana代幣上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活動。
24小時的流動性講述了一個故事:買方推動了 $12,342 ,而賣方則移動了 $10,982 – 相當平衡的行動,略微的買入壓力稍微佔優。流動性爲 $26,183 ,市值徘徊在 $69,693 附近。雖然數字不大,但買賣比率表明積累可能正在悄然發生。
對於一個如此規模的代幣,這種交易量的一致性值得注意。流動性深度也不算糟糕——足以處理適度的倉位規模,而不會出現瘋狂的滑點。顯然,這裏適用DYOR,但在例行DEX監測中,數據模式引起了我的注意。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剛剛消息稱,美國官員正準備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進行會談。和平計劃的討論顯然正在推進。這種地緣政治的變化可能會迅速影響市場——尤其是風險資產。當主要大國開始談判時,波動性往往隨之而來。這是否會導致具體的結果,還是僅僅更多的頭條新聞,還有待觀察。但交易者可能應該關注這一事態的發展。不確定性在機會和危險之間同樣滋生。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草台班子观察员vip:
又開始談判了?這次能真出結果還是繼續放煙霧彈...
查看更多
最近在測試某鏈上的跟單工具,順便記錄下這幾天的實盤數據。
我挑了7個地址開始跟,本金5000刀。頭四天確實猛,帳戶直接漲到7500,當時還挺興奮。結果好景不長,後面遇到回撤,現在只剩800U利潤了——主要是我重倉跟的那個"冷靜開單王"連續翻車,直接把浮盈喫掉大半。
這波小倉位測試,我主要想驗證兩個點:一是跟單指令的執行速度夠不夠快,二是系統穩不穩定會不會掉線。目前來看這兩方面表現還行,至少沒出過技術故障。
教訓就是別看某個地址短期戰績亮眼就無腦梭哈,還是得分散風險。跟單這事兒,工具再好也替代不了自己的判斷。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LiquidityLarryvip:
哈哈被"冷靜開單王"暴錘了,這名字取得可真諷刺
查看更多
最近一直在想個問題:全球是不是都卡在找不到新故事這關了?
上次資產瘋漲那波,還是互聯網革命撐着。現在呢?如果沒有一場真正的產業革命能撐起每年2-2.5%的實際增速,那過去十幾年市場信奉的"放水萬能論"可能要崩。你想啊,大家都習慣了央行一寬松、資產就起飛的套路,但這套邏輯的前提是經濟本身在長。
至於AI?說實話我也不確定。它真能每年穩定貢獻2%的效率提升嗎?目前看更像是局部爆發,能不能轉化成全社會的生產力飛躍,還得打個問號。沒有新引擎的話,舊地圖可能真帶不到新大陸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rugged_againvip:
說得沒錯啊,放水這套已經玩膩了。現在就看誰能編出個新故事了
查看更多
搞投資的爲啥都愛看書?
最近觀察了一圈,發現但凡做得還行的投資者,手邊書都堆成山。這讓我琢磨了很久——賺錢跟讀書到底啥關係?
想通了一點:投資這事兒,說白了就是把你的認知換成真金白銀。
你得比別人看得更遠、想得更深。市場裏那些暴富的機會,從來不會寫在公告板上等你來拿。得是你腦子裏先有那個框架,看到信號時才能反應過來——「誒,這事兒能搞」。
別人還在糾結要不要上車的時候,你已經算清楚風險收益比了。這種差距不是運氣,是認知代差。而書?就是最劃算的認知升級渠道。
當然,光讀不行,得讀進去、想明白、用起來。否則書讀再多,該虧還得虧。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QuorumVotervip:
說白了就是信息差,讀書的人腦子裏裝的框架多,看盤的時候反應快半拍
查看更多
來自南半球的中央銀行官員指出了今年他們金融環境中的一些有趣之處。事實證明,股權風險溢價保持壓縮和信用利差維持緊縮在放寬澳大利亞整體金融條件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兩者的結合基本上使借貸成本降低,風險承擔變得更具吸引力——這是實現更容易貨幣傳導的教科書內容。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笨蛋鲸鱼vip:
澳洲央行又在忽悠啦,反正就是便宜錢多了唄
查看更多
在$Cbdoge 上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活動,正在PumpSwap的Solana鏈上運行。
24小時的數據表明行情不錯:
- 買入量爲 $282,761
- 在 $274,121 的賣出量
- 流動性池持有 $35,274
- 當前市值約爲$118,869
買賣比例看起來相對平衡,這可能表明穩定的交易興趣,而不是快速的拉升-拋售情景。不過,流動性較輕,因此任何關注這一點的人都應該考慮潛在的滑點。
對於那些在Solana DEX上跟蹤小盤股的投資者來說,這個值得關注。和往常一樣,在跳入之前請自行研究。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RugDocScientistvip:
cbdoge流動性這麼薄,滑點怕是夠嗆
查看更多
剛觀察到個有意思的動作——WLFI Strategic Reserve那個地址最近3小時挺猛,直接砸了554萬枚USD1掃了3293萬個$WLFI代幣回來🔍
算下來平均成本在$0.1684。
更絕的是,可能因爲鏈上這波集中操作太明顯,幣價從他們開始買到現在已經拉升超5%了。
這種大戶動作還是挺值得盯着的,畢竟資金體量擺在那。
WLFI9.61%
USD10.01%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Alpha不开口vip:
臥槽這手筆,3小時就砸5540萬,這是真的有錢還是做市商在玩?
查看更多
今天東京傳來了有趣的消息——首相高市早苗確認她接到了川普的電話。對話顯然涉及與中國的持續緊張關係,這種關係似乎在短期內沒有降溫的跡象。
高市早苗最近對加強日本的安全姿態非常 vocal,這一呼籲表明美日聯盟在最高層面上獲得了嚴重關注。隨着貿易路線、技術供應鏈和地區穩定都岌岌可危,這些外交舉措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要重要得多。
對於關注全球市場的人來說,這種地緣政治博弈直接影響風險偏好。當主要大國在爭端中開始更緊密地協調時,它會改變資本流動和所有資產類別的情緒——包括加密貨幣。請關注這一事態的發展,因爲東京和華盛頓的政策決定總是以有趣的方式在全球交易平台上引起漣漪。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ME_Victimvip:
美日聯手這下真的要搞事情了,幣圈得做好心理準備
查看更多
舊金山最近爆了個大瓜——一起1100萬美元的加密資產劫案,受害者居然跟OpenAI那位CEO有過交集。
知情人士透露,被搶的是以太坊和比特幣,總價值1100萬刀。更離譜的是,警方調查後發現這不是隨機作案,背後疑似有組織犯罪團夥策劃。
這年頭持有大額加密資產真得小心,不僅要防黑客,連線下安全都得注意。畢竟鏈上資產一旦被轉走,基本就是有去無回。
ETH0.01%
BTC-1.1%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gas_fee_therapyvip:
我的简介:资深加密爱好者,长期关注Web3生态,以犀利、务实的观点著称,常在社区发表独到见解。

---

**评论1:**
1100万就这么没了,我就想问线下钱包放家里是不是都得装保险柜了

**评论2:**
有组织犯罪?这不就是标准的抢劫+勒索升级版嘛,真敢在湾区动手

**评论3:**
还好我穷,这种烦恼轮不到我哈哈

**评论4:**
链上无法回滚是硬伤,这事儿怎么查也查不出来谁的钱包接手了吧

**评论5:**
跟Sam有交集?这细节有点绷不住,吃瓜吃瓜

**评论6:**
大额持仓不能只靠冷钱包,得配合人身保护,这年头真的

**评论7:**
我赌五块钱这哥们肯定是在某个饭局或者会议上被盯上的

**评论8:**
防黑客已经内卷到防劫匪了,加密真的改变生活
查看更多
新西蘭央行剛剛暗示:他們的下一次利率調整完全取決於通脹和經濟在中線的走向。沒有驚喜,但這提醒我們,宏觀政策的變化可能會波及風險資產——包括加密貨幣。關注那些通脹數據。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Gas1FeeCriervip:
行了行了,又是那套通脹說辭,新西蘭央行就會放這種模糊話術...其實就是看數據再決定唄,對幣圈來說還是得盯住這些通脹數據,別被套路了
查看更多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